合资品牌开启“一口价”反扑,能否成功逆袭?
最近,汽车圈掀起了一波“一口价”狂潮,合资品牌们纷纷亮出底牌,试图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的双重夹击下杀出一条血路。从东风日产到一汽奥迪,再到广汽丰田、大众、北京现代,合资车企们不约而同地祭出了“一口价”这一大招,价格直接刷新历史最低,甚至让人怀疑:这车还能再便宜吗?
合资品牌集体“一口价”,价格战再升级
领衔这波“价格战”的是东风日产,轩逸经典款直接降到6.98万元,天籁也跌至12.78万元,刷新了历史最低价。
一汽奥迪也不甘示弱,Q2L 35TFSI进取型一口价12.98万元,新Q7 45 TFSI黑武士版更是直降14.99万元,高配版55 TFSI也降了17.3万元,价格直接“腰斩”。
广汽丰田威兰达全系12.98万元起,锋兰达全系8.98万元起,大众迈腾众享款280TSI豪华型也降到14.98万元。北京现代更是多车齐发,索纳塔11.98万起,途胜12.98万起,库斯途13.98万元……
这一波操作下来,合资品牌们显然是想通过“一口价”这种透明、直接的销售方式,重新夺回市场份额。毕竟,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的双重夹击下,合资品牌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自主品牌和新能源的崛起,合资品牌陷入困境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和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尤其是自主新能源车的强势表现,让合资品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各大自主品牌不仅在技术上不断突破,价格上也更具竞争力,直接抢走了合资品牌的大量客户。
有网友调侃:“合资品牌以前靠品牌溢价躺着赚钱,现在终于被市场教育了。”确实,合资品牌长期以来依靠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尤其是新能源车的普及,合资品牌的优势逐渐被削弱。
“一口价”能否拯救合资品牌?
“一口价”这种销售方式,最早由特斯拉引入,随后被自主新势力发扬光大。它的优势在于透明、直接,消费者不用再为了砍价跑遍全城的4S店,省时省力。如今,合资品牌集体采用“一口价”策略,显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从市场反应来看,这种策略确实有效。去年8月,上汽大众途岳新锐开启7.99万起的一口价后,销量直接翻倍,12月更是大涨到1.8万辆。帕萨特一口价15.99万,月销直接冲到3万辆,别克和凯迪拉克也靠一口价在去年国庆期间爆单。
不过,尽管“一口价”短期内能带来销量增长,但合资品牌的困境并非仅仅靠降价就能解决。自主品牌在技术、设计和性价比上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让合资品牌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合资品牌的“舒适区”还能撑多久?
目前,合资品牌在B级轿车市场仍有一定的优势,像速腾、轩逸、帕萨特等车型依然常年挂在销量榜前排。自主品牌在B级轿车领域仍有进步空间,这也让合资品牌暂时还能守住这块“舒适区”。但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进步,这个“舒适区”正在逐渐缩小。
有业内人士分析,合资品牌要想真正逆袭,光靠降价是不够的,必须在技术、设计和品牌形象上做出更大的突破。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需要加快步伐,否则未来的市场格局将更加严峻。
写在最后:
“一口价”无疑是合资品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一次重要反击,但价格战只是开始。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合资品牌的“舒适区”也将越来越小。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消息。毕竟,市场竞争越激烈,消费者越能买到性价比更高的车。至于合资品牌能否在这场“内卷”中逆袭,还得看它们接下来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