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降13.41万,258马力才卖34.54万,比宝马5系还便宜8W
当中国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在2024年突破52%警戒线时(中汽协数据),德系三强终于意识到,昔日的品牌护城河正在被电动化浪潮冲垮。在这场残酷的"红海厮杀"中,奔驰E级(参数|询价)以13.41万元的终端优惠,将中大型豪华轿车价格基准下探至34.54万元。这场定价策略的"基因重组"背后,折射出合资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集体焦虑。
当自主品牌智能化配置渗透率突破78.3%(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2024Q3数据)时,奔驰E级的降价绝非简单的价格妥协。其搭载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三联屏数字座舱及L2.9级智能驾驶系统,实则是传统豪强应对智能化军备竞赛的技术反攻。笔者在上海浦东某奔驰4S店实地调研发现,原本专情于BBA(奔驰、宝马、奥迪)的消费者中,32.5%的到店客户会主动对比蔚来ET7(参数|询价)、极氪001等新势力车型。这种消费认知的迭代,正倒逼传统豪华品牌重构价值评估模型。
车身尺寸突破5092mm的第五代E级,在空间维度延续了德系行政轿车的传统优势。但真正引发市场热议的,是其搭载的第三代MBUX系统:14.4英寸中控屏响应速度较上代提升47%,语音交互准确率达92.6%(奔驰实验室数据)。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其标配的2.0T+48V轻混系统在终端传播中刻意淡化了排量参数,转而强调6.15L/100km的油耗表现——这种传播策略的转变,暴露出传统豪车应对新能源冲击的微妙心态。
价格下探带来的市场反馈呈现明显分化。终端数据显示,降价策略实施首月,E级销量环比激增63%,但成交均价下挫19%。更值得警惕的是,25-35岁年轻客群占比从28%跃升至41%,这意味着品牌溢价能力的隐性流失。对比宝马5系(参数|询价)坚守42万元价格底线却实现15%的销量增长,奔驰的"以价换量"策略是否透支品牌资产,仍需时间检验。
在30-50万元价格区间,合资品牌市占率已从2019年的81%萎缩至2023年上半年的67%(乘联会数据)。奔驰E级的降价策略,实质上属于价格防线的战术收缩,旨在为EQ系列新能源车型腾挪战略空间。然而自主品牌正凭借激光雷达、800V高压快充、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等硬核技术,重塑豪华车领域的技术基准。据实地调研发现,现款E级的智能化配置水平,仅与2022年新势力车型的平均水准持平。
当造车新势力全面转向电驱平台时,奔驰对M254发动机的持续升级更像是一份技术宣言。258马力的动力参数虽不算亮眼,但其与ISG电机配合实现的0.27秒换挡响应,仍在机械素质维度保持着传统优势。不过据J.D.Power调研显示,年轻消费群体对零百加速的关注度已从2019年的78%下滑至2024年的52%,这种需求重心的偏移,正推动动力技术路线发生底层逻辑变革。
在特斯拉Model 3连续22个月稳居豪华轿车销量榜首的当下,奔驰E级的价格调整不过是产业变革的冰山一角。据笔者观察,主流豪华品牌经销商的硬件改造投入中,已有63%流向新能源服务体系建设。当"豪华"的定义权从发动机排量转向算力芯片,从真皮座椅转向智能生态,这场百年汽车工业史上最深刻的价值重构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