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统筹车险和正常车险有什么区别,为何统筹车险时常出现拒赔情况?

2025/1/31 9:38:16
0浏览

在春节出行高峰期里出现一些交通事故本不足为奇,可是再次出现责任交通事故的责任方车险推诿扯皮、不理赔的情况就很是令人烦恼了。笔者就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车主全责且认责,可是投保的车险却拒赔赔偿;甚至打电话都有打不通的情况;在车主感觉到异样之后去查看保单,结果发现是“头筹车险。”

此时该怎么办?

只能说没有任何好办法!因为统筹车险本就缺乏保障。甚至一些经营统筹车险的公司也是抗风险能力极其差的小公司,遇到大的交通事故或承保车辆频繁出现交通事故的时候,公司说破产也就破产了。

这就是统筹车险不靠谱的地方,只不过保险公司难道不都是很有实力的公司吗?这就要讲一讲统筹险企和正常险企的区别了。

统筹保险概念

统筹保险的概念实际为社会保险(社保)的统筹部分,类型包括养老、工伤、失业等等险种。似乎听起来还是挺靠谱的,但是统筹保险不受银保监会和《保险法》的约束。能管理和约束统筹保险的只有特定机构,或者称之为相关机构。统筹保险的资金主要来自拨款、企业和个人缴纳。看到这里还是会感觉挺靠谱,可是统筹保险中的车险有特别的经营方式——企业可以注册“机动车安全统筹业务。”也就是说一家符合标准的企业即可经营统筹车险,那么这样一家统筹车险的资金是哪来的呢?

假设个人开设一家能够经营统筹车险的险企,首先要做的就是推销这个业务;有一个人购买其统筹车险则企业能用于赔偿的资金池就有了“第一桶金。”

购买其统筹车险的车辆越多,其能够用于理赔的资金也就越多。

反之,统筹车险卖不出去多少份,那么这样的企业也就没有多少能用于理赔的资金储备。这样的企业可以理解为互助,它得收足了车险保费才能具备理赔能力;企业用于理赔的资金实际是每一位车主缴纳的费用,车辆发生事故之后可以从资金池里抽出一部分去理赔——统筹保险就像是“互助保险。”企业的赔偿能力上限往往比较低。

假设某个经营统筹车险的企业卖出一万份车险,均价3000元,那么上限不过是3000万而已;其承保的车辆里哪怕有百分之一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并且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该企业后续还有能力对其他车辆进行保障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统筹车险的理赔总会非常难,这些企业的特点就像是貔貅——往往只进不出。可是作为车主又很难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因正是银保监会不管它、《保险法》也不管它;最终只能通过正常法律途径去解决,可是这个流程费时又费力,于是一些车主也就认倒霉了。或者选择退车险,但是保险协议里总会说明退车险只能退费用的百分之六十或七十!这样的众筹车险只要卖掉就不会亏。

综上所述,统筹车险的本质说白了就是互助,想要让统筹车险足够可靠就得有足够大的用户基数;可是初期的一系列弊端决定其无法做大做强;就算提高一系列门槛,最终也不过是做成和商业车险相当的水平,区别不过是商业车险属于金融产品,统筹车险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只不过可以交由企业来做的业务最终只会追寻商业价值,所以统筹车险确实是不靠谱的。

但是统筹车险的价格会低一些,这也是其能够吸引到一部分车主的原因,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车主。

那么在购车车险的时候则一定要多加留意,面对电销必须确认车险是否属于统筹保险;笔者是绝对不建议选择统筹车险的。普通商业车险的价格虽然略高,但是赔付能力是没有疑问的;并且知名险企在所有城市甚至县城都会有营业点,车辆可以做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快速得到车险服务,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车险理赔。

重点在于正常商业车险还有代为赔偿的功能,在遇到责任方推诿扯皮的时候,只要车辆有商业车险则可以将向责任方追责的一切事宜交由保险公司去办理;同时保险公司还会帮助车主垫付车辆维修或其他损失的费用,这也是统筹车险根本做不到的。

总而言之,车险还是要选择知名险企才好。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1767
4.95万
1184
4万
1927
5.16万
231
3.9万
299
6092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