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为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的情况道歉,为何网约车里越来越臭了?
“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了”的话题成为热搜,滴滴出行对此进行了回应。
内容如下:
为何冬季容易打到臭车,又有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呢?
不能否认确实有这种情况的存在,而且打到臭车的概率确实不低;可是冬季打到臭车的难题怕是没有解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网约车的运营时间比较长,司机缺少足够的休息时间;于是司机们则难免在车里吃东西或抽烟,一些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和烟味就会附着在车辆的内饰和座椅中,如果不及时打开车窗的话,气味就会长时间附着。
第二个因素是包括乘客的乘车习惯,司机们在必要的休息时间里如果脱掉鞋子,脚臭味也会附着在车里;有些乘客也有相同的乘车习惯,甚至会宠物乘车,也会在车内抽烟或吃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
第三个因素是温差,车位气温过低,司机自然不愿意打开车窗散味。否则车内气温降下来之后又要暖风系统加大功率运行,对于大多使用电动汽车的网约车而言,耗电量本就很高的暖风自然不会去这样使用。
知识点:
气味是一种分子。
气味分子是会受到温度影响的,简单来说是气温越高则气味分子越活泼。在冬季的室外很难闻到难闻的气味,因为低温降低了气味分子的活跃度。于是许多人都会感觉冬季寒冷的空气闻起来很是清新。反之,网约车或出租车里只要开启暖风,车内外温差就能达到几十度;比如车外零下十度、车内也能达到二十度左右,那么车内的气味分子相较于车外的气味分子就会显得特别活泼,车内的气味自然会显得非常强烈。
所以冬季打车容易打到臭车的原因不单纯是车辆自身的原因,这些车在夏季也不是“香香车。”主要原因还是车内外温差导致气味感知出现强烈的反差,就算是车内实际气味不明显,最终也会被凸显出异味的问题。
如何解决呢?
实际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香氛装置”也不是好的方案。
有些司机为了掩盖车内的气味会使用汽美店销售的香水或香片,可是这些价格低廉的汽车香水或香片用的往往是廉价的化工原料;挥发原料用的主要是乙醇甚至甲醇。这种气味确实能掩盖臭味,可是闻多了对身体也是不好的,这就是大多数司机宁愿闻着车里臭味也不愿意用的原因。
不用这些的话,那就只能用一些天然的香料或者水果皮,可是成本过高;有些司机怕也不舍得吃水果。
最终只能开窗通风才能有效散味,然而就笔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为参考;在关窗的时候只要达到设定暖风温度,暖风系统功率可以在2~3kW左右波动。但只要习惯性的打开车窗通风散味,暖风系统功率则会轻松超过5kW!结果自然是续航里程明显下降。家用车不会觉得暖风功率高一些有什么大不了,可是营运车辆的是要更多考虑成本和续航里程的。车辆在开启暖风系统之后的标准续航里程下降比例是40%,如果频繁开窗通风的话,续航里程缩减一半也不算夸张。许多网约车的标定续航里程不过是四百多公里,去掉一半就跑不了一天的平均里程了。
所以期望网约车司机开窗通风散味不现实,客观上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除非限定网约车营运时间,给司机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司机全天“连轴转。”这样就有时间让车辆开窗通风了,而且不影响车辆能耗和续航。只不过网约车平台一般是不管这些的,即便会限制时间也会非常宽松,那么臭车的问题自然无解。
加之网约车平台依旧在给非营运车辆派单,网约车和出租车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于是司机们只能延长营运时间。结果是车辆可以用来开窗散味的可能性更小,司机在车里的时间更长,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和洗漱,身上的气味也会让车里更加的难闻。
这就是网约车臭车多的原因,实际出租车也是一样;尤其是那些两个司机两班倒,白天、夜里都在开的出租车,有些车里的气味确实令人作呕。但司机们普遍不在意,毕竟运价也是越来越低,有些司机甚至会认为与运价对应的服务就该是这种水平——爱坐不坐。所以出现臭车的根本问题还是所谓的内卷,合理控制网约车和出租车保有量,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